在鋁合金模板首次使用過程中,經常出現金屬鋁與混凝土發生化學反應,造成混凝土表面浮灰并且觀感很差,其主要原因如下:
作為構成鋁合金模板的主要元素,金屬鋁(Al)屬于活性金屬,遇酸、堿均會產生化學反應。而混凝土主要由氫氧化物及硅酸鹽組成,為復合強堿性物質,當它們首次接觸時,不可避免要發生化學反應,而混凝土凝固時產生的高溫更強化了其反應,生成二氧化碳(CO2)、氫氣(H2)等氣體及氫氧化鋁(Al(OH)3)、碳酸鈣(CaCO3)等物質,體現在混凝土表面的現象為:在混凝土表面2mm左右層面,會有局部彎曲之氣痕(CO2, H2上浮產生的路徑,重點體現在垂直面的墻身,樓面板相對光滑是因為氣體從混凝土上表面揮發)及浮灰(CaCO3),然而由于金屬鋁的活性,在經過1~2次充分反應后,鋁模板自身表面會產生“鈍化”形成針對性氧化層,起到自然隔絕作用。因此,鋁合金模板施工中會出現首1~2層的混凝土表面較差,而2層以后混凝土表面會得以改善的現象。而各類型的模板油也只能改善混凝土的表面質量,并不能足以阻止首1~2層的自然反應。
首層反應
二層以上
雖然存在以上描述的現象,但需要說明的是:盡管鋁模板首1~2層達不到F4清水模板的要求,但依然可以滿足F2及以上的基本要求(香港標準Gradual irregularities permitted < 10mm in 2m Even surface, No grout runs),而且其表面現象只存在于局部2mm淺層,不會對結構強度及防水有任何影響。
針對上述現象,幾乎所有鋁合金模板供應商及施工企業,為了改善首1~2層的外觀,多年來進行了各類嘗試,但效果都不是很明顯。主要嘗試方法如下: 預先酸堿氧化(失敗原因:混凝土成分復雜,且各混凝土牌號又有差異,難以預防模板反應) 預先在鋁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油漆(失敗原因:光滑鋁表面附著力太差,施工中的摔打、碰撞、高溫都有可能損壞油漆面,致使脫模時油漆粘在混凝土表面,形成二次污染,影響后期表面維修)
由于表面首1~2層2mm左右觀感不佳,但也能滿足F2及以上的要求,更加不會影響后期裝修,作為鋁合金模板施工的基本特性之一,上述現象已經成為全行業共有現象。隨著鋁模板在香港、澳門及國內的廣泛應用,此現象已被總承建商及甲方公司所理解并接受。盡管如此,合迪科技仍就如何解決此現象設立了專項研究課題,不斷地研發新型模板油及鋁合金模板表面噴涂方式、方法,經試驗,合迪科技采用先進的噴涂工藝,在合迪科技所生產的鋁合金模板表面進行噴涂,這已基本解決了首1~2層混凝土表面浮灰等現象,并且在實際運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,從長遠看,此種方法是可行的,也是值得在全行業推廣使用的!